她始终相信人性的美好,即使她曾经遭遇过不公,遭遇过苦难,也依旧如此相信。
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一直都是存在着争议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持人性本善论的人,认为人生来便是善良的,认为只要加以引导,修养德行,宽以待人,严以律己,认为所有人都应当如此,世间便再无纷争。而持人性本恶论的人,则认为人有七情六欲,必须以严苛的律法来约束,才能够制止纷争,否则,纷争将永不停息。
就如同华夏的儒家与法家,儒家以人性本善为基,发展出自身的体系,并且衍生出人治,而法家则是以人性本恶为基,有着另一套理论,从而衍生出法治,儒家与法家之争,不在于势力、权谋的争斗,而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碰撞。
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,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人性本善,或者说,他们更乐于接受人性本善论,因为他们的命运并不受自己的掌控,强大的修炼者更是可以驾凌于律法之上,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人性本善,如此,便无人再压迫他们,无人再欺辱他们……
相对于人性本恶,人性本善,至少给予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。
与老太太相反的是,袁天阳信奉的是人性本恶,他认为,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,一旦将魔鬼释放出来,哪怕平时再善良的人,都会做出不可想象的恶事。他认为,那些伪善之人,只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,或是某些特殊条件的约束,才会那般假仁假义,更多的人,则是在拥有了可以满足自身欲望的力量或是权势以后,便会暴露本性。
袁天阳一直是人性本恶的坚定支持者,可现在,他有些动摇了。
他并不是被老太太的说辞动摇了,而是被老太太那不求回报的无私帮助动摇了!
诚然,老太太不是什么大人物,就算想作恶,也没那能力,可袁天阳却相信,即使老太太真的拥有滔天的权势,拥有着主宰亿万生灵命运的力量,她心中的这一份善良也不会磨灭,她的善良,仿佛与生俱来,融入了骨子里,无论世事如何变化,都无法改变她的善良。
在寻常人眼里,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妪,可在袁天阳看来,她却如同圣人一般。
“尚婆婆真乃大智慧之人!”袁天阳心中有些折服,由衷地夸奖。
他不经意发现,自己对人性本恶的支持并无自己想象中那般坚定,事实上,在自己有意识的那一刻,就已经受到了人性本善的影响,正因为这个思想,自己才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以一个更为正面的评价。
人性本善的思想,早已在不知不觉渗入每一个时空,每一个世界,每一方土地,每一个生灵。
老妪哭笑不得:“你就别打趣老身了,老身不过是个无知的朽朽老木,连字都不识几个,哪有什么大智慧?”
是啊,她不识字,不曾听过讲学,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但她这一生的经历,却是蕴含着学问,正所谓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”,她当然没有达到世事洞明的地步,也算不得人情练达,但她的一生,便是做学问的过程,当她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,自然会领悟一些人生哲理。
“行了,小阳,你早点歇息吧,听老身唠叨这么久,累了吧?”老妪善解人意道。
袁天阳虽然封印了自己的修为,但也不至于真的跟凡人一样,就算他一直不睡觉,也不会有任何影响,之所以来借宿,并不是真的要找住处,而是要远离市井的是非,顺顺利利地度过一个月。
他笑着说道:“我不累,倒是您,是该早点歇息。”
“你这孩子,帮老身做了一整天的力气活,还说不累?”老妪根本不信,催促道:“快,去洗漱,早点休息。”
袁天阳无奈,也不好反驳,只好顺从地点点头,道:“那好,您也早点休息。”
片刻后,见得老妪进了旁边的屋子,熄了油灯,袁天阳轻轻走出屋门,坐在门前,背靠着门栓,斜望着天空,嘴里轻声喃喃:“七天了……”
再有二十几天,他就可以解除自身修为的封印,完成与武坤的约定。
他轻轻撇过头,看了看尚婆婆居住的屋子,脸上不自觉浮现一抹温馨的笑意:“我说过,一定会报答你们,送您三个孩子一场大造化……相信我,您一定会满意的!”他忽然有些期待一个月之期的到来,他希望尚婆婆可以看到,他说过的那些话,都是真的,没有一句虚言。